不少人在照鏡子或拍照時,會發現自己眼下總是一道陰影,明明有睡飽,看起來卻仍然精神不濟、甚至有種憔悴感。這種眼下的凹陷線條,就是俗稱的「淚溝」。
許多人以為這是黑眼圈,但實際上淚溝是不同的結構問題,不單只是色素沉澱或皮膚暗沉所造成。如果沒有針對正確的成因處理,即使勤擦眼霜也很難改善。
這篇文章將從醫師角度說明 淚溝是如何形成的?有哪些人容易出現?改善方式有哪些?什麼療程適合你?
帶你更認識這個常見卻常被誤解的眼部老化問題。
什麼是淚溝?
「淚溝」是從內眼角延伸至眼下的凹陷線條,位於眼袋與蘋果肌之間,是臉部結構自然的一部分,但隨著年齡增長或體質影響,可能變得明顯且影響外觀。
它與黑眼圈或眼袋不同,黑眼圈是色素、血管或光影造成的暗沉,而淚溝則是結構性凹陷所造成的陰影。若合併眼袋,就會產生明顯的「高低落差感」,讓人看起來更顯老態與疲倦。
淚溝的形成原因
- 眼下支持結構流失
臉部年齡化最早發生的區域之一就是眼周。當眼眶脂肪減少或位移,支撐力下降,加上膠原蛋白流失,會讓皮膚貼著骨頭下陷,就產生了淚溝。
- 韌帶結構拉扯
下眼瞼有一條「眶隔韌帶」,原本是支持脂肪與皮膚的重要組織。隨著老化,這條韌帶會變得緊繃與短縮,產生界線明顯的凹陷。
- 蘋果肌下垂
年輕時飽滿的蘋果肌能撐起眼下線條,隨著脂肪與膠原蛋白的減少,蘋果肌向下移位,原本的銜接處就變成明顯的斷層,也會造成淚溝更明顯。
- 遺傳與先天條件
有些人天生臉部骨架較凹、眼窩深,從年輕時就可能有明顯淚溝。此外,過度減重或體脂偏低者也容易出現凹陷感。
淚溝與眼袋的區別與關聯
- 淚溝:眼袋下方的凹陷線條
- 眼袋:眼下脂肪膨出形成的鼓包
兩者常常合併出現,如果只處理一方,容易讓整體外觀不自然。例如:單純填補淚溝卻忽略明顯眼袋,可能會讓眼袋更凸出;而只移除眼袋但未補足淚溝,可能仍看起來疲倦。
因此,醫師在規劃治療時,會整體考量淚溝、眼袋與中臉結構,避免過度或不足的治療造成反效果。
淚溝治療方式怎麼選?
一、玻尿酸注射
適合對象:
- 年紀較輕、初期淚溝明顯
- 無明顯眼袋、皮膚彈性佳者
特色:
- 可快速填補凹陷,術後立即有感
- 恢復期短,幾乎無需休息
- 材質可逆,萬一不滿意可用酵素溶解
注意事項:
- 眼周為高風險注射區域,需由經驗醫師施打
- 過量或位置不當易造成「藍光效應」(Tyndall Effect)
二、洢蓮絲或童顏針
適合對象:
- 淚溝較長、希望同時改善膠原蛋白流失
- 合併中臉凹陷者
特色:
- 可刺激膠原蛋白增生,效果較持久
- 質地較柔軟,適合自然過渡的部位
- 可合併中臉輪廓補強使用
注意事項:
- 效果非即時呈現,需多次施打後漸進改善
- 無法溶解,注射劑量與技術需更精準
三、自體脂肪填補
適合對象:
- 想同時處理中臉與蘋果肌凹陷
- 有足夠脂肪來源、希望自然感受者
特色:
- 來源天然、兼具臉部飽滿與脂肪移除雙重目的
- 效果柔軟自然、維持時間長
- 可搭配自體脂肪補臉、面中部拉提同步處理
注意事項:
- 脂肪存活率因人而異,需2~3次補強
- 手術需局部麻醉、術後有瘀青腫脹期
四、手術方式處理眼袋與中臉
適合對象:
- 淚溝明顯、合併中重度眼袋
- 想同時改善整體眼周老化者
特色:
- 可移位眼袋脂肪平順填補淚溝
- 效果穩定、可搭配中臉拉提手術
- 長期維持不需頻繁補打
注意事項:
- 為手術方式,需術前評估與術後照護
- 恢復期較長,建議安排時間休養
淚溝治療常見問題
Q1:注射玻尿酸會不會看起來僵硬不自然?
只要由有經驗的醫師操作,選擇合適劑型與層次,玻尿酸可以呈現非常自然的填補效果。施打過淺、過量或位置不當才會出現不自然的結果。
Q2:一定要打玻尿酸嗎?可以選其他嗎?
不一定,治療方式須根據每位患者的解剖結構、皮膚條件與期待效果選擇。中臉凹陷者可能更適合使用洢蓮絲或脂肪填補。
Q3:玻尿酸填補多久需要補打?
眼周玻尿酸通常約可維持6~12個月,視個人體質與吸收速度不同。若希望效果穩定,可定期回診補強。
結語:淚溝不是老化的宿命,關鍵是對症治療
眼神能傳遞情緒、形象與年齡印象,而淚溝正是決定眼神是否有精神的關鍵。許多患者以為自己只是黑眼圈,卻忽略了結構性凹陷才是真正讓臉看起來累的元兇。
只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,從填補、支撐到輪廓修飾,不需要動大刀,也能讓眼神重拾明亮與年輕感。
建議你可以從專業評估開始,讓醫師協助判斷眼部的結構問題,並依照個人狀況規劃最合適的療程。
📞 預約專線:02-27017020
📱 LINE:https://lin.ee/oOaMFac
📱 LINE:@fairy.tw(搜尋記得加@)
📩 地址: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53-8號9樓
🚇 捷運:忠孝復興4號出口
🔗 診所官網:https://fairyclinic.com.tw/
歡迎至法瑞診所預約,由吳紹琥醫師為您評估諮詢。